有个朋友问了个很正常的问题,现在市场上劳力士一表难求,那么劳力士扩大产量不就得了!?如果没有产能,就多招一些人,多买一些设备。
其实这个问题有些复杂。
首先,劳力士品牌的策略时稳健发展,而不是急速扩张,因为保持产量的稳定是品牌保持市场王者地位的重要手段;
其次,扩大产能在中国很好实现,但瑞士就非常困难了,先不说购买设备,建设一个新厂房就需要层层审批,没有五年十年没法完成从立项到建成。同时专业人员的培养也需要提前五年以上开始储备;
最后,还有一个因素比较冷门,就是每一枚劳力士都是瑞士天文台认证的手表,而瑞士天文台是官方非盈利机构,如果扩大产能,意味着这个非盈利机构也要配合扩大,这就太困难了。
一个段子,但确实是真的,有一年,斯沃琪集团需要扩大在中国的综合服务中心,需要大概不到一百张钟表师工作台,官方独一的供应商告诉集团,当年的配额已经用完,只能在下一年供货。好吧!综合服务中心的扩建计划因为钟表工作台短缺,推迟了六个月!
瑞士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发达国家,没有太大的发展压力,所以做事按部就班,就算高端腕表非常畅销,也不会急功近利,这就是这些品牌之所以成为百年品牌的生存法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