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资讯

精益求精 合作共赢

众多国际奢侈品官方授权维修服务中心

首页最新资讯 > 行业动态 >

瑞士手表的那些事

2019-11-01 13:28:35 分享到
在十六世纪中叶,大约中国明朝中期,瑞士钟表已经出现,迄今已经传承400多年。品牌、钟表文化和技术创新构成了瑞士钟表长盛不衰的基石。本文主要是关于瑞士手表的问题和思考,让大家对它更有了解。

 
一、建国初期的国内进口瑞士手表价格。
 
 
这是一张很早的进口手表价目表,对大家来说三个品牌是非常熟悉的,如果按当时平均工资来说,前两名和现在的价格比较接近,后四位就差别大了。特别是天梭,目前的平均价格在5000左右,而364元当时相当于当时一个公务员全年的工资,现在一个公务员年薪已经很高了,从这个角度来看,天梭的价格比以前降低了很多。当然,由于产销量很大,天梭品牌的手表现在还是很火的。
 
 
二、瑞士人通常带什么表?
 
瑞士是全球公认的高收入发达国家,也是钟表的王国,这里的人们通常带什么手表?有人说天梭是瑞士的国民表,其实最普及的还是像斯沃琪这样的普通石英表。由于瑞士人非常守时,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带手表,名牌手表其实带的人不多,除非你是从事这个行业的。一块手表用上十几年是非常正常的,还记得有很多瑞士品牌在石英危机中生产过的石英表,已经快40年了,很多瑞士人还是在佩戴,这对品牌厂家提出了极高的售后要求。总结一下:瑞士人虽然工资收入高,但大多数选择普通的瑞士手表;瑞士人对手表非常了解,但并不对名牌高价手表趋之若鹜,手表在他们看来,是帮助他们守时的工具,也是出口赚钱的载体。
 
 
 
三、为什么现在绝大多数好表都是瑞士造的?
 
关于为什么瑞士制造的手表受到认可,有过非常多的讨论。有人说,这是英法的产业工人转移到瑞士形成的。有人说,这和瑞士人的性格和气质有关。还有人说,因为瑞士冬天太冷,在室内做手表正好打发时间,呵呵!(北欧国家更冷,为什么不做手表?)。

我们大胆设想一下,七八十年代如果不是老海耶克出手,现在的瑞士制表业可能也只是很一般的行业,不可能成为瑞士的支柱产业之一。对这个问题究其原因,肯定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。套用中国足球圈的说法,只要青训做的好,世界杯肯定能进入。瑞士制表也是这样,不包括国际职业制表学校,为本国培养手表职业技术人才的学校有六所,共有2000多人接受长达3-6年的系统学习,除此之外,还有实力雄厚的钟表集团开设的专业课程班,为在职员工提供1-3年不等的全脱产培训,正是因为从事这个行业的后备军多了,所以专业水准就非常高,就这样,一代一代,终于成为钟表王国。
 
除了传承,还有创新,宝玑开创的陀飞轮时代,斯沃琪为全世界打造的价廉物美的Second Watch(Swatch),欧米茄的同轴擒纵、硅游丝和全防磁手表开创了钟表内芯的新时代,创新是推动瑞士制造享誉世界的不竭动力。
 
 

2014年,中瑞自贸协定7月1日正式生效后, 67%瑞士出口中国的商品已经可以享受零关税,但这67%里并不包含手表。中瑞自贸协定生效的第一年,中国对进口自瑞士的手表关税在原税率的基础上统一削减18%,此后逐步扩大削减幅度。大部分的瑞士销往中国的手表,至2024年,关税削减幅度可达到60%,部分光电显示式的电子手表可享受零关税。相信越来越多的国人可以用上瑞士手表。
 
 
 

 

Copyright 2023,广州时汇商贸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08395号

全程策划:顶呱呱集团